学术探讨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术探讨 > 正文

《易经》到底值不值得现代人研究和学习?

更新时间:2020-06-27点击次数:8776次
  来源:中国周易新闻网 编辑:九地天心

“中华传统文化”值不值得现代人研究和学习?如果你觉得这个值得,那么《易经》就值得。这是因为《易经》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比较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


“中华传统文化”值不值得现代人研究和学习?如果你觉得这个值得,那么《易经》就值得。这是因为《易经》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比较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

通常人们说“易经”,实际上包括《周易》原典以及孔子为之所作的一些解释、哲理发挥等补充材料(统称“十翼”),甚至有些人认为还应包括其学术延伸——广义的易学;正是这些易经及其周边学术事实上构成了中国哲学中具有代表性的“阴阳五行”哲学的理论、应用体系。

一谈到“易经”,人们自然会联系到占卜预测、命理、风水等各类神秘之术而斥之为迷信,这是现代人怀疑其价值的一个重要原因和症结所在。这个易学体系里面有“道”、有“术”,既有揭示普遍规律的哲学理论,也有对这些规律的应用——占卜预测、命理、风水那些都是某些应用而已;当然这绝非全部应用领域,至少在天文、历法、气象、军事、地理勘测、建筑等方面古代也有不少应用,只是这是这些应用大多比较高端(被皇权和上层贵族、士大夫掌控),距离普通百姓生活较远。

其实,类似的症结也还存在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其他领域——例如,“道教”的价值问题上,人们研究、学习道教思想、哲学,必然会牵扯到“内丹”、“外丹”等这些所谓“神仙方术”上。那么究竟这些经典、这些文化现象及其哲学思想与神秘术法之间的联系,是否是现代人放弃研究学习它们的理由?

我觉得不必,当然也大可不必按古人那套全盘无条件接受。在研究学习这些东西时,主要还是需要靠智慧来汲取其中的哲学思想精华、析出其所揭示的普遍规律,而对神秘术法则不必迷信、更不可执着,却是不妨将其定位为古人一种“实验模型”——即使是“假想”的实验模型,也是有助于理论、规律的理解的。

举个例子,比如东汉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一文,其文字的表面意思本是用于烧炼出可服食以长生的“外丹”,但后世有张紫阳等道家人士不开炉炼丹,而是参悟此文从中悟出了“内丹”修炼之法;他们把类似现代化学实验的烧铅炼汞之法转变为人体的精气神修炼之道,这就说明其中蕴含的指导思想本质上与具体应用手段是无关的,蕴含某种普遍规则。实际上,东汉出的《参同契》一文正是以“易学”核心的阴阳五行哲学(五行哲学起于战国而成熟于东汉时期)为基础,融汇当时的天文气象等多领域成果而加以创造性地运用。正因其彰显的哲学根源,原名《参同契》之前被后人冠以“周易”二字。

而其后,更有程颐、朱熹宋儒理学大家等人也研究此文,以加深对易学规律的把握,如朱熹说此文与《周易》理通而义合。这些大儒们既不炼外丹、也不修内丹,这些理学家跨界去研究这个“丹诀”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就是这些大儒们把它当做了一个易学的“假想思维实验”、一个精致的应用模型,以此来证实他们所尊崇的“天理”,并进一步发掘和补充天理的内涵,将天人合一的易道思想一并吸收为己所用。古人尚且具有这种有立场、有包容、有扬弃的研究学习态度,何况如今具备更为广阔的科学、哲学、人文视野的现代人。责编:许顺喜

0 条评论
不想登录?直接点击发布即可作为游客留言。
关于我们 | 本站公告 | 高端访谈 | 周易研究 | 周易知识 | 安阳周易 | 建筑风水 | 人居环境 | 经典案例 | 周易预测 | 人员查询


主管: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 主办:中国周易新闻网编委会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24号 发证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新闻纠错热线:010-53673508 监督电话:13683101150

投稿邮箱:zgzyxww@126.com 本网法律顾问:周建13991001616 方长满15139954812
本网广告独家代理:北京群策群利广告有限公司
周易新闻网版权所有,所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需转载本站原创,须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版权必究!

京ICP备2021028515号-3

技术支持:北京华大网络